首页天津市天津市工信局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114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114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时间2022-12-28 21:53:02分类天津市工信局浏览112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我市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以高端资源链接为核心,依托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宁河未来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合作重点载体,搭建京津冀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平台,相关园区环境配套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天津滨海工业云”服务平台、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平台加快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基础,在整合创新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带动作用。

二、加大自主创新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专项政策效用,以智能制造产业链、创新链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环节为导向,加大力度支持产业升级。重点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购置先进设备实施智能化改造”、“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企业上云”、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实施“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推动传统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2019年两批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423个,支持资金8.1亿元,拉动企业智能化升级投资130亿。

三、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不断完善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是编制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及各建设阶段标准要求,召开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作推动会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分类指导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二是组织现代中药等创新中心赴印刷及柔性显示、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学习交流;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之间加强沟通合作。三是加快推进创新中心建设。对照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指导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争取工信部支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基材料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基础软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DNA智能制造等创新中心建设。

四、优化引才聚才机制

一是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截至8月底,办理人才引进落户19.9万人,新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顶尖领军人才80人,博士、博士后等青年后备人才1200多人。二是组织系列引才聚才活动。举办“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活动,组织我市重点用人单位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双一流”重点高校开展招聘会,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名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市校人才合作长效机制。三是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出台实施《天津市人才公寓认定支持办法(试行)》,多渠道筹集认定一批人才公寓,给予政策支持,解决引进人才安居问题。

五、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实施融合创新应用工程,推动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实施路径与应用模式,开展协同设计、众包众创、云制造等应用创新;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提升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新模式。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显示,目前我市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10月14日

附件:

商务喇叭版权声明:以上内容均转发自互联网,信息形式为公开信息、不含涉密信息、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对市十四届政协二次会议 第0231号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249号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