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北省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18年度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情况通报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18年度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情况通报

时间2019-04-08 14:32:53分类河北省教育厅浏览149

各市人民政府,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国办发〔2017〕49号)及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贯彻落实<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的实施方案》(冀政办〔2017〕123号)要求,按照《河北省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冀教督〔2017〕2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和《河北省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分年度规划(2018-2021)》,2018年,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43个县(市、区)开展了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截至2018年底,已按照规划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经省政府批准,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
  
  (一)石家庄市平山县等41个县(市、区)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为合格。经综合评议,石家庄市平山县、正定县、赵县、晋州市、高新区,承德市兴隆县、鹰手营子矿区,张家口市张北县、蔚县、桥东区、下花园区、察北管理区,秦皇岛市昌黎县、海港区,唐山市曹妃甸区、丰南区、路南区、开平区,廊坊市固安县、文安县,保定市高阳县、蠡县、满城区,沧州市南皮县、东光县、吴桥县、青县、黄骅市、任丘市,衡水市武邑县、故城县、景县、深州市,邢台市柏乡县、宁晋县、广宗县、威县,邯郸市大名县、成安县、永年区、峰峰矿区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达到了《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合格等级标准。经省政府批准,认定上述41个县(市、区)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为合格。
  
  (二)廊坊市霸州市等2个市(区)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为基本合格。廊坊市霸州市、保定市徐水区欠拨教育经费数额较大,且在评价前没有补拨到位,需要进行整改。经综合评议,2市(区)履行教育职责情况为基本合格等级标准。经省政府批准,认定廊坊市霸州市、保定市徐水区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为基本合格。根据《实施办法》有关规定,上述2市(区)于2019年接受回访。
  
  (三)对石家庄市平山县等14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奖励。石家庄市平山县、晋州市,承德市兴隆县,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秦皇岛市昌黎县,唐山市丰南区,廊坊市文安县,保定市蠡县,沧州市南皮县、任丘市,衡水市深州市,邢台市宁晋县、威县,邯郸市成安县等14个县(市、区)履行教育职责工作成绩突出,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意见》(冀政〔2013〕50号)有关规定,经省政府批准,对石家庄市平山县等14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并奖励每个县(市、区)20万元。
  
  二、各地履行教育职责工作成效
  
  省政府建立了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后,43个县(市、区)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政策,切实把履行教育职责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好、抓实,县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从评价情况看,43个县(市、区)建立健全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度,绝大多数县(市、区)“三个增长”和两个“只增不减”得到较好落实,各项政策性资金得到有效保障,教育保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据统计,四年来43个县(市、区)教育总投入达890亿元。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从评价结果看,43个县(市、区)教师队伍管理规范,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教师招聘制度更加完善,教师总量有较大提升,教师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四年来,43个县(市、区)共补充新教师20461名,并向农村和薄弱学校予以倾斜。教师培养、培训机制进一步健全,四年来共培训教师106万人次。教师交流制度得到较好落实,通过下乡支教、交流轮岗等形式,促进了校长教师队伍有序流动,四年来教师交流人数达23628人次,校长交流2913人次。
  
  三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四年来,43个县(市、区)共计投入147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校舍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4亿元,整体新建各类学校103所,新建幼儿园181所,改扩建学校2969所。购置仪器设备图书等投入28亿元,新增计算机83801台,新增教师机46875台,新增录播设备415台,新增多媒体设备21279台,新增图书2228万册。各级各类学校的功能室数量、生均图书册数、生均仪器设备值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定标准。师生们的食、宿、学、教等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四是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通过随机访谈等形式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了检查。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等制度得到了较好执行,违规择校、划分快慢班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为消除“大班额”问题,43个县(市、区)均成立了消除“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消除“大班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43个县(市、区)均制定了相关的招生政策并严格执行,确保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五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质提速。43个县(市、区)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履行教育职责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160个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评估认定,通过率由2017年的74.4%跃升到95.2%,由2017年低于全国平均通过率7个百分点赶超至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2.5个百分点。
  
  六是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43个县(市、区)积极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稳步提升。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43个县(市、区)把普及高中教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重要内容,通过实施普通高中提升工程,普及程度得到较大提升,大部分县(市、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0%以上;43个县(市、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产教实现深度融合。如,晋州市开设了航空服务专业,成立了目前我省唯一一所与社会企业联办培育航空服务人员的航空基地,就业效果良好;建立健全了特殊群体受教育的体制机制,各项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力得到较好保障。
  
  三、各地履行教育职责的经验做法
  
  (一)提高站位抓认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入脑入心。2018年是我省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开局之年,43个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履行教育职责工作,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威县坚持树立“强县必先强教”的理念,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强大引擎,提升到总体战略的高度,优先决策,优先落实,优先发展。兴隆县为解决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县委主要领导现场沟通协调,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宁晋县把2018年确立为“教育项目建设攻坚年”,全力实施项目攻坚,保证了32个项目按计划完成。
  
  (二)多措并举抓保障,确保各项教育政策落地生根。教育政策的落实,教育项目的落地,都离不开保障工作的有力支撑。为全面做好履行教育职责工作,43个县(市、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从组织、制度、政策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全面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教育政策的落实。一是强化组织保障。43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根本上强化了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工作得到统筹安排,教育政策落实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强化制度保障。为保证国家和省各项教育政策的落实,43个县(市、区)均出台了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方案等文件,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把国家和省的教育政策以具体的方式、具体的措施、具体的要求进行明确、细化和落实,确保教育政策落地生根。如,均加强了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别制定了本地的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的方向。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投入资金大、见效周期长。43个县(市、区)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全面落实法定增长要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绝大多数县(市、区)落实了“三个增长”和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教育经费得到较好保障。昌黎县四年来全力保障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占比由过去的24%增加至28%。四是强化师资保障。教师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43个县(市、区)高度重视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校长培养、选拔、培训、任用、交流和考核机制,以及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和长效补充机制,实行了教师聘任制度,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唐山市丰南区把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充实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增强了教育发展后劲。该区通过实施“定乡镇、定学校、定学科”的招聘方法,2018年共引进了258名新教师,其中包括985、211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18名。为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热情,平山县设立了县长教育奖励基金,对成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予以奖励。成安县采取“一课一研”、“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实施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多管齐下抓“热点”,确保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大班额”、“违规择校”、“违规办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临和解决的社会问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43个县(市、区)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采取多种解决措施,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得到提升。固安县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思路,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增加学位,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四年来,固安县共新建学校7所、改扩建学校80所,共增加学位14000余个。2019年该县还将新建学校8所、改扩建学校9所,增加学位4650个。张家口市桥东区针对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压实整改责任,克服了部分群众不理解、可用教室紧张、任课老师短缺等种种困难,以超常的决心、超常的力度消除“大班额”,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文安县扎实开展无证幼儿园整治工作,对无证幼儿园进行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排查,为134所整改到位的无证幼儿园发放了《办学许可证》,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无证园“清零”目标。南皮县强力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各类贫困学生的“一揽子”帮扶政策,按奖、贷、助、补、免等资助政策给予多元化资助,确保每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切实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头。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县(市、区)教育投入政策没有落实到位。43个县(市、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虽然总体向好,但是还有个别县(市、区)投入机制不顺畅,对政策要求认识不够。截至接受评价时,仍存在欠拨、迟拨教育经费现象。
  
  (二)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个别城镇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同时由于补充教师的速度低于自然减员的速度,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队伍数量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在个别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音、体、美、计算机、科学和英语等专业教师短缺问题还普遍存在。个别县(市、区)还存在着“有编不补”问题。
  
  (三)个别县(市、区)城区教育资源短缺现象依然存在。经过评价,“大班额”、“大校额”问题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仍有个别县(市、区)存在着城区教育资源整体不足、班容量超标等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思想认识还需再提高。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切实让教育优先发展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统一行动,真正成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一要克服“等靠”思想。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决不能有“等有钱了再向教育投入”、“等条件成熟了再考虑教育”等思想。各级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优先对教育发展进行规划安排,将教育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在资金投入上,各级财政要优先保障教育,要进一步健全对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两个“只增不减”和各项政策性投入,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做到“对教育投入一分都不能少,一天都不能等”。二要摒弃“近利”观念。教育事业具有资金需求大,见效周期长的特点,只有坚持长期的、稳定的投入,才能产生出效益。因此,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的责任意识,对教育事业要情有所钟,心存敬畏,切实把教育事业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二)工作力度还需再加大。思想认识是基础,抓好落实是关键。各县(市、区)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教育政策有效落实。从评价情况看,虽然43个县(市、区)的教育事业近年来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先进省的县域教育工作相比,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各县(市、区)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是要自我加压加快发展。在看到自身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自身存在短板和不足:如,学前教育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程度较低,离优质均衡还有很大差距;高中阶段优质资源不足,特色不明显,少数县(市、区)目前还没有达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不活等。因此,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针对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解决,不断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二是要针对问题认真整改。相关县(市、区)要对评价组指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制订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三)解决热点问题还需再彻底。经过不懈努力,“大班额”、“择校生”等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仍未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对此仍有诟病。各县(市、区)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对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要扭住问题不手软、乘胜追击不松劲。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症结精准发力,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下一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继续加大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力度,进一步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县级政府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严格把握评价标准,使评价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建立和健全教育督导通报制度,实现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全天候、无缝隙督导全覆盖。继续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导力度,将针对教育经费投入、“两类”学校建设、消除“大班额”等工作目标及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评估验收、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和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等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督导。进一步健全回访制度,将组织督导组对评价过程中指出的问题进行一次“回头看”,确保问题有效解决。
  

  河北省教育厅
  
  2019年3月25日

商务喇叭版权声明:以上内容均转发自互联网,信息形式为公开信息、不含涉密信息、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关于组织参加“2019外籍人才招聘会(成都)”的通知 关于组织参加“俄罗斯高端专家河北行”活动的通知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