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全面改薄”工作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改薄”专项检查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5月11日至22日,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省“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查,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文件资料、实地查看项目实施进展等方式,对正定县等11个设区市的21个县(市)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被检查的各县(市)对改薄工作高度重视,都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面改薄各项工作。蔚县人民政府专门增加4个事业编制,在教育局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改薄工作;南皮县教育局抽调5名懂业务、负责任、原则性强的人员组成项目办,负责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针对部分农村学校因历史原因没有土地证的问题,平泉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督促有关部门按程序办理土地许可证,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二)提前谋划,加快工程进度。各县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面改薄”规划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按规划组织实施。一些县在加快实施当年项目的同时,提前谋划和准备下一年度建设和采购工作,加快了工程实施进度。如邱县2014年项目校已完工11所,在建9所;2015年项目校已完成招投标手续,计划暑期开工建设;2016年的项目已开始跑办前期手续。检查的21个县2014年校舍建设类项目开工率较高的县(市)为:滦南县(100%)、大城县(100%)、邱县(100%)、平泉县(86%)。
(三)狠抓落实,规范政府采购程序。为规范招投标行为,各县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对校舍建设和设备购置项目公开进行招标。同时,项目学校与施工方签订规范的项目施工合同,严格设备采购验收程序,聘请专业人员对采购设备进行验收,以保证设备质量。如徐水县认真编制招标文件,从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织开展招标工作。招投标全过程由县纪检委全程监控,确保了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21个县2014年设备购置类项目完成率较高的县(市)为:徐水县(100%)、柏乡县(100%)、滦南县(100%)、文安县(100%)、大城县(100%)、深州市(93.7%)。
(四)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各县将改薄专项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封闭运行。县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跟踪、监控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实行工程决算与财务结算挂钩,保证了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高效。如南皮县改薄资金在县财政局实行国库管理,专款专账,实行报账制,资金按施工进度和采购程序及时安排报账,确保了支出进度和资金安全。2014年改薄资金支出比例较高的县(市)有:滦南县(90%)、承德县(86.43%)、邱县(86%)、深州市(80%);
(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采购和资金效率。为使改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部分县对设备购置采取一次集中招标,分期付款的方法,加快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如2014年徐水县以县财政投入为主,共安排改薄资金7298万元(其中县级资金5828万元),为全县129所中小学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集中解决了学校教学设备短缺问题。柏乡县采用打包采购方式,将三年所需2100万元的教学设备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一次性统一招标采购,使各类仪器设备提前分配到校并发挥作用。这种采购方式减少了招标次数,节约了采购时间,提高了采购和资金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项目进展缓慢。此次重点检查的21个县2014年“全面改薄”工程项目,到检查日止,有110个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占被查县项目规划总数的43.14%。开工率低于50%的县有10个,其中蔚县、文安县、泊头市等个别县土建项目没有一个开工。
(二)设备采购不及时。此次重点检查的21个县2014年“全面改薄”设备采购项目,到检查日止,有4个县设备尚未开展采购工作,占检查县数量的19%。完成率较低的县(市)为:故城县(0%)、泊头市(0%)、抚宁县(0%)、宁晋县(0%)、魏县(8.8%)、玉田县(15.9%)、蔚县(24.34%)。
(三)专项资金支出缓慢。据统计,截至4月底,21个县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资金未实现支出共计4.6亿元,占资金总量的64.52 %。根据双月报统计,截至5月10日,支付资金较低的5个县(市)为:泊头市1.28%、抚宁县8%、宁晋县9.9%、玉田县14.67%、魏县16.89%。
(四)项目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县项目规划不合理,在土地等主要手续没有充分进行前期论证下,列入当年实施规划中,造成资金闲置,建设项目无法实施。部分县建设工程的立项、可研、评估等前期手续准备不足,从而导致建设项目手续办理缓慢,直接影响工程进展。同时,个别县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手续,存在工程建设手续不齐全的现象。
(五)设备采购质量和验收有待加强。个别县在仪器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设备标准进行采购,没有制定严格规范的验收流程,验收环节不严谨,造成个别教学仪器设备质量不高。同时,一些学校存在采购的仪器设备使用率偏低的现象。
三、工作要求
(一)认真纠正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全面改薄”专项资金的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各相关市、县要对本次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彻底整改,并务必于7月15日前将问题整改情况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省教育厅(cwc109@126.com)。同时,各市、县要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今年下半年,省将对全省“全面改薄”实施情况进行再次核查,如发现整改不到位、工程进展缓慢、未按工程进度审核支付资金等问题,省将适当扣减明年改薄专项资金。
(二)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校园校舍建设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参与项目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方可准入。所有中小学校舍建设工程要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法人责任制和工程建设合同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确保学校校舍的安全。
(三)严把质量和验收关。要依法执行国家有关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安全规则。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监理单位要实施全过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制定的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将相关技术指标纳入政府采购标书中,确保仪器设备符合教学要求。各项目学校要选派责任心强、懂业务或经过培训的人员担任监督员,实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要对货物随机进行使用检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不得交付使用。建设项目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办理工程结算、基建财务决算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四)做好前期工作,加快建设进度。各级教育部门要围绕年度建设和政府采购任务,制订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保障施工安全和建设质量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着力加快进度。遇到土地指标等实际困难时,要及时向当地改薄领导小组汇报,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要主动协调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消防、气象等相关部门,优化工作流程,加快立项、勘探、设计、施工图审查、规划审批、招投标、施工许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五)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要分学校建立固定资产账目,将教学点固定资产纳入所属中心校统一管理;要科学设置会计科目,对所有固定资产清理登记、建账立卡;“全面改薄”项目实施后新增固定资产要按程序及时入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要按要求及时积累、保管好工程文件档案资料及建设前后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做好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六)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各地要按照“全面改薄”信息公开公示暂行办法的要求,做好各环节的信息公开工作,特别是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校舍建设进展情况、设施设备交付使用情况、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等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后,通过不同形式及时公开,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全面改薄”在阳光下运行。
河北省教育厅
2015年6月10日
商务喇叭版权声明:以上内容均转发自互联网,信息形式为公开信息、不含涉密信息、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